找到相关内容79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明末四大师禅净观比较--以莲池袾宏为中心

    ,贵在生死心切,以一句阿弥陀佛为命根,念念不忘,心心不断,于一切时不愚不昧,乃至梦中亦不忘失,则工夫绵密打成一片,便是念佛得力。若能念至一心不乱,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,自然不被生死拘留,必感阿弥陀佛...不碍参禅,实有益于参禅也。[1]  这是说,禅与净土,理虽无二致,但如论事修,则有天壤之别。净土法门若能信真愿切行实,便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,一得往生,则永出生死。而参禅之人唯仗自力,不求佛力加持,即使...

    刘红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42262662.html
  • 净土宗之特色

     只今信愿持名,莲萼光荣,金台影现,便非娑婆界内人矣!   30.印光大师《印光大师文钞》「平生业成」之文:  果能生死心切,信得及,不生一念疑惑之心,则虽未出娑婆,已非娑婆之久客;  未生极乐,即是...,生死之罪。   7.《观经》「付嘱称名」之文(《净土三经读本》第一七○页):  佛告阿难:「汝好持是语,持是语者,即是持无量寿佛名。」   8.《小经》「本愿称名」之文(《净土三经读本》第一七八页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81163348.html
  • 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》导读

    即与佛相应。  所以临终一念非常要紧。又若人到临命终时,恰遇善知识开示,闻者信受,念至十念其命已绝,必生西方无疑。因临命终时,生死心切,畏布心重,愿力强,念力大,故能十念乃至一念往生西方。这是就...,断惑证真,了生脱死,超凡入圣。是故世尊于大集经中,三千年前,早经道破:“末法亿亿人修行,罕有一人得道;惟依念佛法门,得度生死。”今按势至圆通,纯是念佛法门,正合我们时机;假如来之果觉,显自性之圆通。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1865570.html
  • 印光大师论念佛与名号功德

    想念,似乎是好想念,实则由此而益加信愿,以致一心,则是好想念。若由因不得一心,常存一不能往生之心,则成坏想念矣,不可不知。欲得摄心归一,第一要为生死心切,第二要恳切至诚,第三要着实从心中念,勿只滑口读过...南无。(复卓智立居士书)  四 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,真能了生死者少,只以念佛之人,无深信切愿,但求福报,希图来世富贵。不知希图来世富贵,譬如仰天射箭,力尽则还,非但无益,且有损也。念佛者,断不可存福报...

    印光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1667015.html
  • 虚云老和尚及其禅法——读《虚云老和尚年谱、法汇》

    全部是参禅者必具的基本功。针对参禅者常犯的急于求成和好高骛远之弊,虚云老和尚更把“生死心”、“长远心”作为基本功中的基本功而反复强调:参禅最要生死心切和长远心。若生死心不切,则疑情不发,功夫做不上。若没有长远心,则一曝十寒,功夫不成片。只要有个长远心切,真疑便发。真疑发时,尘劳烦恼不息而息。时刻一到,自然水到渠成。禅宗认为,人们的举心动念就是道场,而且...

    冯学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0368683.html
  • 虚云和尚禅法要旨之探讨

    理由,倘能如是,修行才有把握。  第四,参话头要发长远心、生死心要切,以及具足信心。虚云和尚说:  参禅最要生死心切和发长远心。若生死心不切,则疑情不发,功夫做不上;若没有长远心,则一曝十寒,功夫不...,推崇禅修,以及发明心地的教法,这是与佛法了脱生死的根本诉求相呼应;不但如此,他的踏实、纯朴、苦行的风格,更是佛陀精神之再现。以下,笔者试就《年谱》与《法汇》中有关的开示,归纳虚云和尚对佛法之见解,以...

    胡健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271148.html
  • 以憨山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“复兴”内涵

    出家儿要明大事。第一要真实为生死心切,第二要发决定出生死志,……第四要真知世闲(间)是苦,极生厌离。」[27]如果憨山全部的修行观真如上所言「真知世闲(间)是苦,极生厌离」,而厌离这人世间,那么他如何...来探究其复兴之内涵。由憨山一生行事风格之转换,从对己之关怀到对教界、法门,最后及至黎民百姓、社会,而提出憨山修行观从自了生死,增大为人间菩萨观的修行。而这种菩萨为教化众生,不避刀山火聚的精神,亦是佛教...

    见晔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1173050.html
  • 参礼祖庭记

    学礼重刊。民国十二年又毁,民国二十一年,捻刘氏重刊本再重刊,即今所见者也。   余 感   憨山云:“学道人第一要骨气刚,次要识量大,次要生死心切”,此言诚是。然而年来求友...字,祖曰,字即不识,义即请问。尼曰,字尚不识,曷能会义。祖曰,诸佛妙理,非关文字。尼深叹服,号为行者,又告乡里耆艾,申请供养。于是众议营葺宝林古寺,俾祖居之,四众云集,俄成宝坊、寻以求法心切,决然舍去...

    巨赞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441184750.html
  • 虚云禅学思想研究

    去。这才是关键所在[[19]]   所以虚云特别强调参禅要真发疑情。他认为,参禅看话头要不在话尾上用心而发真疑情,就要生死心切和发长远心,这才是根本所在。因为若生死心不切,则疑情不发,功夫做不上;而...]   虚云是通过参禅而了脱生死大事的,此后,虚云和尚就以振兴、弘扬佛教禅宗为己任。他先后重兴云南鸡足山祝圣寺、昆明云栖寺、福建鼓山涌泉寺、广东韶关南华寺、乳源云门大觉寺、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等祖师道场...

    伍先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9475594105.html